心脏淀粉样变性(cardiac amyloidosis,CA)曾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病,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环境致病因素加剧,该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同时该病识别率随临床认识的加深和影像技术的进步逐渐提高,CA相关进展也使其越来越受到心脏疾病领域的关注,CA作为系统性疾病的一个靶器官损害有其不同于其他心脏疾病的特点。
淀粉样变性是由于淀粉样蛋白沉积在细胞外基质,造成沉积部位组织和器官损伤的一组疾病,即一种特定的前体蛋白从它的生理性三级结构病理性地错误折叠成一种更为线性的形状。错误折叠的蛋白聚集成为低聚物,最终形成不可溶的淀粉样蛋白纤维沉积在组织中的细胞外基质。具有细胞毒性的循环的低聚物与导致组织架构扭曲的淀粉样纤维均会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淀粉样变性可累及包括肾、心脏、肝、皮肤软组织、外周神经、肺、腺体等多种器官及组织,出现心脏这一靶器官受累时即为CA,是一种限制型心肌病。
淀粉样变性依据错误折叠的前体蛋白而分类,目前已发现的前体蛋白有30余种,表现为遗传性或非遗传性,局限性或系统性,临床病程异质性显著,累及不同器官且具有不同预后。虽然淀粉样变性有很多不同类型,但引起CA的主要有两种类型(占95%以上),即免疫球蛋白轻链淀粉样变性(light chain amyloidosis,AL)和甲状腺素运载蛋白淀粉样变性(transthyretin amyloidosis,ATTR)
AL曾被称为原发性淀粉样变性,即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错误折叠形成淀粉样蛋白,并沉积于组织器官,造成组织结构破坏、器官功能障碍并进行性进展,主要与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有关,少部分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有关。除累及心脏外,常见的其他器官系统受累包括肾脏(通常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软组织、胃肠道及自主神经系统[2]。与多发性骨髓瘤一样,AL中的淀粉样纤维来自浆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轻链,但AL的骨髓中浆细胞受累通常更低(<20%)。约1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可能会有AL,同样,约10%的AL患有多发性骨髓瘤;50%~70%的AL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心脏受累[3]。AL为一种罕见疾病,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升高,文献报道西方国家该病发病率为每年每百万人8~10例,美国每年大约新增3 000例[1],目前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尚无明确数据。AL是最为常见的淀粉样变性类型,在英国和中国分别占已确诊淀粉样变性患者的65%和93%。该病男女患病比例中国高于西方国家,分别为2∶1和1.3∶1;诊断的中位年龄为63岁,亦可于30~40岁出现[4]。
ATTR是由肝脏产生的前体蛋白甲状腺素运载蛋白(transthyretin,TTR,曾被称为前白蛋白)聚积而产生的。TTR作为一种稳定的四聚体循环,其功能是运输甲状腺激素和视黄醇(维生素A)。在衰老过程中通过不明机制或在突变情况下,TTR蛋白的热力学稳定性被改变从而有利于解离成低聚物和单体,然后通过直接毒性和(或)积聚成为淀粉样纤维而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ATTR进一步细分为两种类型,即获得性野生型ATTR(ATTRwt)和遗传性突变型ATTR(ATTRm)。
ATTRwt曾被称为老年性CA,文献报道其诊断的中位年龄为75岁,患病率上男性占明显优势,临床表现为一种迟发的肥厚性限制型心肌病,还可出现腕管综合征、二头肌腱断裂或椎管狭窄。确诊ATTRwt-CA的患者约有50%患有腕管综合征(多为双侧)和椎管狭窄,且上述临床表现通常先于心力衰竭5~15年出现。ATTRwt经常是老年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一个未被确认的原因,多达25%的85岁及以上患者在尸检研究中显示出ATTRwt淀粉样蛋白沉积[1]。近期研究显示,13%因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保留的心力衰竭而住院的60岁及以上患者,在99m锝-焦磷酸酯(99mTc-PYP)闪烁扫描中具有与ATTR-CA一致的2~3级摄取。在连续的43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患者中,11.6%的患者在99mTc-PYP扫描中有显著摄取。近期研究表明,ATTRwt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可能占有高达10%的比例。
ATTRm是由TTR基因的遗传突变所致,与ATTRwt几乎只影响心脏不同,ATTRm通常也累及外周和自主神经系统,以感觉和运动的小纤维多神经病的结合为特点,在患病率和器官受累模式上变化很大且取决于突变。TTR基因中有超过100个位点突变,导致了各种家族性TTR相关的淀粉样综合征,即家族性淀粉样多神经病或家族性淀粉样心肌病,或两者兼有。突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形成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有50%的机会传递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