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MRI可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期

根据近日发表在《Academic Radiology》上的一项研究,PET/MRI扫描可以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进展,并可能有助于预测生存结果。


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医学博士I-Lun Shih医学博士领导的研究人员发现,PET/MRI检查中的某些成像细节与患者无疾病进展的生存时间相关。他们建议,这些信息可能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法。


该研究小组写道:“子宫内膜癌的病理预后因素对于评估患者的风险组别和确定分期手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很重要。”


子宫内膜癌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见的女性患者癌症。作者解释说,来自单个MRI和PET/CT扫描中获得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在这些患者中已经证明了其价值,MRI用于评估局部肿瘤的大小和边缘,PET用于检测疾病的扩散范围。


然而,他们补充道,很少有研究使用PET/MRI的集成扫描,即同时提供来自单一检查的MRI和PET数据,来确定该方法的预后意义。


为此,研究人员对69例新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进行了全身PET/MRI检查,这些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8岁。患者在分期手术前接受了扫描,以确定疾病的程度。治疗后,患者最初两年每3个月随访1次,之后5年每半年随访1次,然后每年随访1次。

Images of a 69-year-old woman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grade 1 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T1aN0M0, stage IA. Sagittal (a) and axial (b) T2-weighted MRI show an endometrial tumor (arrow), without deep myometrial invasion. The tumor (arrow) is hyperintense 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c) and hypointense on the ADC map (d). The ADCmin of the tumor was 0.45 × 10−3 mm2/s, and the ADCmean was 0.58 × 10−3 mm2/s. PET (e) and PET/MRI fusion images (f) show intense FDG uptake of the tumor (arrow). The SUVmax of the tumor was 12.5, MTV was 3.9 mL, and TLG was 29 g.

上图为69岁女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样腺癌1级,IA期:T1a,N0,M0。矢状位(a)和轴位(b) t2加权MRI显示子宫内膜肿瘤(箭头),无深部肌层侵犯。肿瘤(箭头)在弥散加权成像(c)上呈高信号,在ADC图(d)上呈低信号。肿瘤的ADCmin为0.45 × 10−3 mm2/s, ADCmean为0.58 × 10−3 mm2/s。PET (e)和PET/MRI融合图像(f)显示肿瘤有明显的FDG摄取(箭头)。肿瘤的SUVmax为12.5, MTV为3.9 mL, TLG为29 g。来源:图片由Academic Radiology通过CC BY 4.0提供。


中位随访80个月后,15例(22%)患者出现肿瘤进展,6例(9%)患者死亡。研究发现,PET/MRI检查中肿瘤代谢体积和病灶糖酵解总量较高的患者无进展生存率显著较短。


研究人员指出,MTV高的患者总生存期也显著较短,风险比为10.84 (p = 0.033)。


研究人员写道:“这项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PET/MRI生物标志物与病理预后因素、疾病进展和生存相关。”


研究人员指出,该项研究中肿瘤代谢体积判断预后的截断值为32.6 mL,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建立一种测量肿瘤代谢体积的标准化方法,并确定最佳截断值。


该小组总结道:“这种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可能为患者的风险分层提供额外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