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研讨会热点与摘要回顾

放射性药物科学发展与临床转化2024苏州研讨会于9月23日在昆山皇冠国际会务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汇佳生物(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


合影-小.jpg


大会以第九届空间辐射与粒子放射治疗国际研讨会的举办契机,以“务实创新、融合发展、合作交流”为理念,旨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建立业内链接、探讨创新前沿、推动交流合作。


柴院士发言3.jpg


大会特邀嘉宾、中国科学院柴之芳院士在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金小桃主任及国家科学技术部办公厅胥和平主任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深入解读,对核医学放发展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金小桃主任发言-小.jpg

胥和平主任发言-小.jpg


大会主旨报告特别邀请了来在海内外的核医药学和分子影像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与医生,围绕辐射与健康、核医学影像探针、放射性药物诊断及治疗、创新核药临床转化等关键环节,聚焦“创新前沿”、“成果转化”、“临床应用”三大主题,剖析核医药学研发经验,探讨商业化路径与思路。


陈晓元-小.jpg


欧洲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陈小元(Shawn Chen)教授指出PSMA在未来仍将作为一个重要靶点,在癌症的诊治方向,持续开发出新的放射性药物,他同时也对Ac-225、Pb-212这两个α核素及Lu-177等β核素的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


黄艺耘-小.jpg


耶鲁大学PET中心联合主任及化学部主任、耶鲁大学医学院放射和医学影像学黄艺耘(Henry Huang)教授,在他的《PET成像在疾病神经生物学和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报告中,分享了他在AD早期诊断药物开发上的宝贵经验,强调了PET在AD患者疾病诊疗和监控方面的价值,尤其是新型神经突触分子探针在AD疾病诊疗中的新发现、新应用。黄教授的团队围绕AD的发病机制和早期诊断开发了一系列C-11和F-18标记的PET显像剂,这些显像剂在临床方面可用于区分不同的AD发病机制,并对AD治疗方案起到指导作用。


程震-小.jpg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子影像中心程震教授在报告中系统介绍了基于黑色素的诊疗药物。团队以黑色素为靶点,合成了一系列高靶向性的F-18和Tc-99m分子探针,并进一步开发了Re-188标记药物,有望在临床中实现黑色素瘤诊疗一体化。除了做靶向,黑色素作为生物材料,可以装载不同的药物,即用有机高分子黑色素纳米材料装载靶向化疗药物,如索拉菲尼,开展多模态影像探针及靶向药联合治疗的前沿研究,在提高靶向药疗效的同时,降低全身药物副作用。同样,黑色素还可以装载放射性核素,如Cu-64-PEG-MNPs利用核素的放射性,实现疾病的诊疗一体化。


林国贤-小.jpg


BC Cancer杰出科学家、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放射系林国贤(Kou-Shyan Lin)教授介绍了在BC癌症中心,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放射治疗的PSMA靶向放射性药物的开发经验。并分享了降低225Ac-PSMA-617在唾液腺和肾脏毒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对靶头"Glu"的结构改造,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李子博-小.jpg


传统的蛋白标记往往采用金属元素作为放射性标记元素,北卡罗来纳大学回旋加速器和放射化学主任、放射与生物医学研究成像中心教授李子博教授带来了18F进行蛋白标记的新方法,该技术解决了以往18F标记蛋白效率低下的问题,李教授团队通过化学方法优化了蛋白标记,使原本较杂的PK反应,变得专一、高效,拓展了18F蛋白标记药物的新路径。在报告中,李教授阐述了分子探针的改良过程,强调在增强肿瘤靶向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毒性的新策略。


李聪-小.jpg


复旦大学药学院院长、放射药学与分子影像学中心李聪教授做了《创新核药研究进展和临床转化》报告,对目前放射性药物的现状进行了汇总,并指出放射性药物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2030年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将达到119.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 10.8%,我国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将超过127亿元。尤其是在个性化治疗和精准医疗背景下,靶向放射性核素疗法(TRT)展现出独特的潜力。但目前放射性药物的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是靶标的创新力度不够,需要各位专家学者继续在开发新靶标上加大力度。


胡硕-小.jpg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国家卫健委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胡硕主任分享了新型核药临床转化应用的湘雅经验。湘雅医院核医学科近年来运用核医学诊疗新理念,引进SPECT/CT、PET/CT等设备,胡主任团队在临床上利用神经突触显像探针对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药物难治性癫痫、脑小血管疾病引起的AD、脑卒中、游戏成瘾、强迫症等多种神经类疾病进行精准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指导,同时团队还对上述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目前靶向神经突触显像已成为湘雅医院的特色技术,在多种神经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起到关键作用。


除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胡主任还展示了多核药联合PET显像技术对神经内分泌瘤、前列腺癌等疾病的精准诊断提供影像学证据,特别是在前列腺癌的精准诊断方面,团队通过PET/CT引导靶向穿刺技术,使前列腺癌阳性率从36%提高到了66%。


陈跃-小.jpg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陈跃主任着重介绍了科室开展的177Lu-DOTATATE、177Lu-PSMA、177Lu-FAP/177Lu-TBM及225Ac等放射性药物在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膀胱癌,脑膜癌的临床应用案列,极大地鼓励了各界对放射性药物治疗晚期危重癌症的信心,让病患看到了治愈的希望,对放射性药物研发科研工作者来说也是巨大的鼓舞。


章斌-小.jpg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章斌主任介绍了苏大附一核医学科建设情况,及在临床转化方面的新技术应用和新发现,重点介绍了科室Tyop2、Her2等靶点抗体偶联药物的研究进展。章主任还对科室的未来做出了一系列规划。


王广林-小.jpg


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学院王广林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肝癌栓塞的多功能放射性微球方向的研究。


本次研讨会围绕中心主题集众智、聚共识,发挥融合创新之能,成就凝心聚力之功,为谱写放射性药物科学发展和临床转化的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